健康学院2012级实习生8月通讯稿

作者: 时间:2015-08-23 点击数:

广东工伤康复医院8月通讯稿

康复治疗的医患关系有教育型,指导型,合作型。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现代的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的参与度,治疗的积极性,会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型的治疗方式。即治疗师与患者平等地参与到某个活动去,相互帮助,在活动中达到治疗的目的。

广东工伤康复医院为了实践这一治疗理念,会定期组织手外伤患者在治疗室内进行包饺子,烤蛋糕,做水果拼盘等作业治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尽管患者都是有不同程度的手外伤,动作不能到位灵活,但是,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各展所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任务。充分地达到了治疗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治疗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是我们需要积极借鉴的重要理念。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8月通讯稿 八月份开始转战门诊,省二中医的在康复方面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脊柱门诊及针灸门诊,其中脊柱门诊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脚踩形式的推拿门诊,因为还未去学习过,就不一一说明。另有一个以龙式手法为主的脊柱门诊倾向颈肩腰腿痛的手法治疗。在脊柱门诊除了要会手法还得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因为整脊方面手法虽为重要部分,但要辅以其他疗法加以巩固以防椎体失稳。小针刀、浮针、自血疗法、放血疗法都普遍得到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8月通讯稿

孟老是省人民医院的老病号了,但这一次住院的经历却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有了一群广药的实习生陪伴他的身旁,他们除了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耐心、有强烈的责任感。看,孟老在站立的训练过程中笑逐颜开!

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月通讯稿

不知不觉第二个月的实习生活也过去了,经过了第一个月的实习,第二个月的实习我们对工作明显熟练了许多。同学们基本已经开始轮转不同的科室,有两位同学已经轮转了神经内科、骨外科、正骨科等临床科目,在这些临床科目轮转时我们了解到了更多不一样的知识,例如临床的一些基本常识,疾病的症状、外科手术后的情况以及一些传统治疗手法等。附院的老师们也非常细心的教导我们,安排了许多课程。7月23日进行了医学影像学的第二节课程,主要内容为各种检验的结果判断。7月24日进行了关于肌力的课程,7月31号进行了关于肌张力的课程,8月14号进行了关于医学影像学的第三节课程,主要内容为对于检验结果的判断思路。8月15号进行了关于康复医学的概论的课程。随着时间的进展,我们的实习生活将会过得越来越顺利,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也会怀着饱满的热情继续下去。

广州红十字会医院8月通讯稿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间实习两个多月就这样过去了。我要总结一下我们在实习期间的体会。一是自主学习,实习后不再像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课堂,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师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二是积极进取的实习态度,在实习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像我们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多问来积累经验。三是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实习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病人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月通讯稿

7.18号上午,首次“手心相连”手工作业活动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门诊运动室如期举行。在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支持下。活动共有二十几名患者,家属及治疗师参与,患者年龄由7岁至50岁不等,在家人及治疗师的陪伴和指导中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手部放松操,揉纸画和纸筒“小蝴蝶”制作),参与度高,完成度好。整个活动气氛活跃欢快,在给病人与家属带去好心情的同时,也让患者的手功能得到锻炼,提高了他们对全面康复的认识以及对康复治疗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8月通讯稿

2015年8月12日下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的主要内容是麦肯基疗法的学习以及各科室医生的病例分享。

麦肯基疗法由擅长于颈肩腰腿痛的推拿疗法的肖医生为我们授课,在学习过程中,肖医生不仅给我们讲述了麦肯基疗法的理论知识,还找来同学模拟腰痛患者,亲自展示麦肯基疗法的手法治疗。

接着就是由各个科室的医生作病例的分享,如陈锦宏医生分享了一个腰椎骨折致脊髓损伤的案例,陈医生从评估、治疗计划、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等方面详细讲述。接下来由其他医生分享了中风偏瘫、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例。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月通讯稿

时光匆匆,从刚开始实习到现在已经将近3个月,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渐渐适应,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我们6个人大都已经出科,差不多都换到了一个全新的科室,一切都得重新适应,不过有了之前的铺垫,我想,我们会适应的很快,在新的环境下,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平时也得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我们每周二、周三都会有课,都是些非常厉害的教授给我们讲的,像黄东锋、王楚怀教授等,这些课我们都会去听,每次听完都是一种进步,每次对我们思维的建立都有帮助,我们都很喜欢去听这些专业知识,每次听完都感觉收获满满,感觉特别充足。现在我们几个在中大附一实习的同学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信心满满,努力向前,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我们会加油的!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月通讯稿

中山二院康复科手法治疗由两位老师负责,在六周的实习期间主要教我们原始点方面的手法,还教了一些龙氏手法、关节松动手法等。疼痛原始点疗法,创始人张钊汉,具备了没有副作用、效果明确、符合经济与环保概念,并能事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有效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只用双手推揉,没有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即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并有效治疗各种难治疾病。

作为新来手法的实习生,第一周,让来了手法几周的师兄或者师姐教我们手法、老师偶尔指导一下,我们还得仔细看着老师为病人做手法、另外有空看一下老师给的视频。而且在手法的实习生在没病人的时候经常互相的为彼此做推拿。到了第二周,实习生可以开始为病人做手法治疗,只是还得要老师做一遍。第二、三、四周,实习生的手法越来越熟练,老师可能就会默许其独立治疗病人。到了最后一两周,作为在手法待了最长时间的实习生,已经算是师兄、师姐,来了新的实习生,我们就要教一下这些新人。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8月通讯稿

在医院实习的两个月里,新鲜事物接踵而至,见习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增加了见识、巩固了一些操作,这些都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操作,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容易。

在过去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及其家属,我们深刻体会到和谐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用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手,病人及家属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其次,擅于与病人沟通,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在这里,医患关系还算良好,但是,治疗师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与病人或家属交流沟通,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个目标,还需努力。

珠江医院8月通讯稿

一位来自江西,一位来自肇庆,原本生活上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为错失健康住进了珠江医院,后来才发现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的共通点:同一年同一个月出生,住同一个科室同一个病房,入院时买了同样的轮椅,有些相同型号的手机,看相同类型的小说……这就是缘分。

如今他们同吃同住,相伴来治疗,相互打趣,相互鼓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难兄难弟。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步。其实这也是康复治疗的关键所在,最好的治疗师就是患者以及患者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