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作者: 时间:2022-07-18 点击数:


中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有中医药特色、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概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把中医药优势和特色融入健康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要求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中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了解中医健康管理的发展情况

3.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成绩组成包括平时成绩(60 %),期末成绩(40 %)等。

4.本课程选用教材:《中医学概论》,储全根、胡志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课时72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掌握】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熟悉】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特点

【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4学时)


【掌握】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熟悉】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基本应用。

【了解】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基本应用。

中医学的生理观8学时)


【掌握】

藏象、藏象学说的概念;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经络、经络学说的概 ;经络系统的组成;气、血、津液的概念和功能。

【熟悉】

六腑的组成及生理功能;十二经脉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交接规律;体质的影响因素;气、血的生成;津液的代谢。

【了解】

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体质的构成、特点,体质学说的应用;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中医学的病理观2学时)


【掌握】

六淫的定义、共同及各自致病特点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中医发病原理和中医基本病机

【熟悉】

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致病特点。

【了解】

内生“五邪”。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8学时)


【掌握】

问诊、望诊的概念;常见舌像的临床意义。

【熟悉】

全身望诊与局部望诊;闻诊的概念和内容;问诊的内容。

【了解】

按诊、脉诊的概念及意义;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8学时)


【掌握】

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概念及意义。

【熟悉】

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具体内容。

【了解】

外感病辨证的概念、意义及具体内容。


养生、预防和治则2学时)


【掌握】

养生的基本原则。

【熟悉】

养生的方法;预防疾病的措施。

【了解】

常见的中医治则。

中药基本知识12学时)


【掌握】

中药的性能。

【熟悉】

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及配伍、禁忌
【了解】

中药的用量用法


方剂基本知识16学时)


【掌握】

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

【熟悉】

方剂的用法,包括剂型和煎服法

【了解】

方剂的组成原则、组成变化。

针灸推拿基本知识16学时)


【掌握】

十二经脉的重要腧穴的定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

【熟悉】

常用的针灸方法;常用的推拿手法;奇经八脉的常用腧穴。

【了解】

针灸的选穴与配穴;常用经外奇穴。


第二部分  实验教学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实验教学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在健康管理常用的中医适宜技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a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及检查工具。

b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纪律。

c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纪律。

d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按实验指导规范进行操作。

2.课程采用小组教学方式,4-5人一组。

三、使用教材

中医学概论》,储全根、胡志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

四、成绩评定方式(指实验教学部分成绩)

注重形成性评价,成绩组成包括平时成绩(60%)、实验考核(40%)等。

五、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

、实践(实验)项目表

序号

内容

学时

实践(实验)要求

实践(实验)

类型

备注

1

常用针灸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毫针刺法等常用针灸方法

综合型


2

常用针灸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艾炷灸、艾条灸等常用灸法

综合型


3

常用针灸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温针灸、拔罐法等常用针灸方法

综合型


4

常用推拿手法

2

学生能够掌握一指禅、滚法等常用推拿手法

综合型


5

常用推拿手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揉法、摩法等常见推拿手法

综合型


6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四诊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医诊断疾病的辅助仪器的使用

综合型


7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四诊

2

学生能够对中医诊断疾病有初步的认识

综合型


8

辨识中药

2


认识常用的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祛风湿类、化湿类、利水渗湿类、温里类、理气类、消食类、驱虫类中药,了解其药性、功效及主治

综合型


9

辨识中药

2

认识常用的止血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安神类、平肝熄风类、开窍类、补虚类、收涩类、涌吐类、攻毒杀虫去腐敛疮类中药,了解其药性、功效及主治

综合型




备注:

课程思政内容要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具体要求如下:

1)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3)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4)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5)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